2023兔年将至,老人说“明年迎黑兔,冬夏盖春秋”,是啥意思?|阳历|阴历|闰月|节气|二十四节气_网易订阅
前言:2023兔年将至,老人说“明年迎黑兔,冬夏盖春秋”,是啥意思?
公元2023年,公历平年,全年长度365天。农历癸卯年,全年长度384天,起止时间为2023年1月22日(大年初一)-2024年2月9日(除夕夜),闰二月。由于该年闰月,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。故称为“双春年”。当然,如果按干支纪年来算,是以“立春日”为岁首,岁岁都有春,不存在“双春年”的说法。按中历来算,2023年是黄帝纪年第4720年。
2023年中值得了解的是,2023年4月20日将是2013年后全世界第一次全环食。另外,对于2023年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预测,比如,英国著名科学家兼科幻作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阿瑟-克拉克,妙想2023年通过电脑提取DNA,将克隆出恐龙。还有在中国,2023年黑龙江人口或将进入“零增长”。
总之,2022年接近尾声了,将迎来全新的2023年。老人说,“明年迎黑兔,冬夏盖春秋,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
古代人们在日常劳作中,发现作物的生长和太阳角度的变化息息相关,也就是说和一年四季有关系。因此,人们就在两个“冬至日”之间安排播种、耕作、收获和冬藏。
阳历一年大约有365天,阴历一年大约有354天,一年相差大约11天,长此以往,必然会出现在夏天过年的情况。因此,古代历法学家,为了使四季不脱节,发明了阴阳合历(农历),每隔2-3年就闰一个月,使年的长度大致和回归年相当,并使用二十四节气来表征农历中的阳历部分,确切的说是“阴月阳年”。
有了二十四节气,人们种地就更方便了,不用再看太阳和月亮了,只要根据节令,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就可以了。即使,咱们现代农业水平这么发达,还是要参考节气来安排生产活动。
一、明年有什么特点呢
1、明年是黑兔年
古人把干支和五行相配,其中甲乙为木,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丙丁为火,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;戊己为土,戊为阳火,己为阴火;庚辛为金,庚为阳金,辛为阴金;壬癸为水,壬为阳水,阴为阴水。另外,十二地支寅卯属木、巳午属火、申酉属金、亥子属水、丑未辰戌属土。
2023年是癸卯(兔年),通过上面的对应关系能够看出来,癸属水,水为黑色,因此,是黑兔年。当然,按地支来看,也可以说是木兔。
2、明年是双春年
2023农历癸卯年的起止时间是2023年1月22日-2024年2月9日。翻看日历我们能够发现,2023年2月4日和2024年2月4日各有一个立春,因此,2023年农历上是“双春年”。
其实,所谓的“双春年”只不过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“阴差阳错”造成的,并没有特殊意义。主要是因为,阴历与阳历每年相差约11天,古代历法学家和天文学家为了解决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差问题,就以增设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,这样就出现若干年中会有一年是13个月.因此,每19年中就会有7年“双春”,完全是人为的节气和物候的调整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民俗学中使用的生辰八字算法与历法干支不同,四柱中干支年柱使用立春交节时刻,岁岁都有春,并没有“双春年”的说法。这种算法仅用于生辰八字的计算,不属于历法,是绝对不能够混淆的。不然,你会对农历癸卯年有“双春年”的说法不认同。
二、明年春季有什么特点
农历历法规定,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,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,它只能作为一个月的附属(副月)——“闰月”。
一个月有两个节气,月初为节,月中为气。正月建寅,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,并以立春节气为开始。而明年的立春交节时间是在农历正月十四,最晚不会超过正月十五,超过正月十五就要闰月。因此,明年就是最晚的立春。
立春节气往后推,冷空气走的也会晚。并且,从“数九”上也能看出来,明年农历的二月二十一才“出九”。按古人“数九”的规律,明年春季的温度整体可能会较常年偏低,还没来的急感受春天的温暖,春季就过去了,直接就到夏季了。
三、冬夏盖春秋
意思是说,明年的春季的温暖被冬季的寒气覆盖了,秋季的凉爽又被夏天的炎热覆盖了,变成了只有冬夏,没有春秋,只有冷热,没有暖凉。当然,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,不过,任何一个季节的气候特征被覆盖,都是一种反常的现象,就有可能会出现极端的天气,这点是要注意的。
写到最后:
我们现在有更科学的天气预报,这些农谚只能作为参考。并且,农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,笼统的来看就行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,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相应的措施,才是最稳妥的!